第217章 周昌:给马配种让蒋成去做吧
刘如意与周昌终是来到了赵国,赵国子民在赵尧的带领下,全都在热烈的迎接刘如意与周昌。
周昌见到赵尧的第一件事便是:“恭喜江邑侯,荣升为御史大夫,陛下命你,即日启程前往长安任职。”
赵尧瞬间露出一丝欣喜与激动,再想起不久前与刘如意的谈话,他依稀还的记得,刘如意对他说过,他定能位极三公。
当初他是抱着一丝希冀,可没想到如今,果真成真了,那可是三公,往后,也许是他赵尧这辈子,最高的成就了。
“多谢赵王殿下,往后这赵国便交给赵王殿下与汾阴侯了。”赵尧欣喜拜谢。
随后,刘如意与周昌,以及赵国的一些子民,如少府蒋成,一起为赵尧送行前往长安任职。
待赵尧离去,刘如意也正式开始接任赵王,只是赵尧将赵国治理的只能说中规中矩,不创新,只是守旧。
这倒也不是什么坏事,至少能让赵国安安稳稳的,百姓安居乐业。
但刘如意却不是这么想,他想的是,赵国已经是最富裕的一个封国,若一直都是这个样子,往后匈奴,或者南越国要打过来,侵犯侵犯一下赵国呢,那赵国毫无反击之力,只能被迫的防守。
况且匈奴,本就喜欢动不动就侵犯一下汉朝的周边边境封国,劫掠一点百姓的东西便跑,这让大汉朝确实也拿他们没有办法,但这是刘如意不愿看到的。
随即,刘如意便叫来了周昌,两人一起商讨起了治理赵国之事。
刘如意的想法很简单,他想要将赵国发展起来,发展的更为强大。
他先是问了周昌,赵国现在的一些困境,主要还是粮食储备并不是很充足,还有经济也不是很发达,军事力量也只能说很一般,那些对抗匈奴的骑兵,根本就不够看的。
了解了赵国的整体情况后,刘如意顿时便想到后世的一些家国政策,他立马便与周昌商议起了要。
重视农业,但是也不能重农轻商,农业是带动粮食的,储备粮食的,没有粮食,那这个国家便完了,军队也没有粮食吃。
但若空有粮食,没有经济,同样也让这个国家得不到发展。
总之,只有粮食跟经济同时发展,才能让赵国越来越强大。
但赵国种粮食的人确实不多,百姓每年都要交粮食的赋税,且赋税都非常重,导致种出来的粮食,很多时候,只够赵国的百姓的生存,没有多馀的储备。
也因为这种不重视农业,农业赋税太高,很多百姓子民,都不愿意去种田粮食了。
想到这里,刘如意当即便颁布了一道命令,那便是免去农赋税,大量鼓励百姓开荒耕种,种地种粮食。
种出来的粮食,可以归百姓自己所有,多了的粮食完全可以拿出来,卖给朝廷,卖给商人或其它需要的人。
周昌对此还是比较赞同的,他也认为,应该要减免赋税,这样才能让农民能更自主,更有积极性的去种植良田。
同时,商业也不能轻视,如果大家都去种良田了,没人去搞商业,同样也会让封国也发展不起来。
对于此,刘如意也早已想好了,怎么才能带动商业,带动gdp?
那便简单点说,便是消费交易,且不是本国自己的交易消费,而是两个国家的互相交易消费,这在后世,便叫做对外贸易。
要换做以前,刘如意只有一个封国,这样的模式,他倒是挺不好做的。
但如今,他已然有了赵国与梁国两个封国,那便简单多了。
他可以让赵国与梁国两个国封国之间,免去那繁杂的进出封国之间的,文书审核制度,那太过于麻烦了。
他直接颁布了新的制度,让赵国与梁国的百姓子民,可以自由进出两国。
比如赵国的商人,带着发达的盐铁业去梁国卖,而梁国,也可以带他们比较发达的纺织品,来到赵国售卖交易。
对于刘如意的这些想法,周昌思索了一番,不知道可不可行,但他觉得可以尝试,便都答应了下来,说是会按照刘如意的方式去做。
刘如意自然知道,这种方式肯定是有效果的,只是时间的问题,但一定要从现在便慢慢搞起来。
等到赵国与梁国两个国家的对外相互贸易搞定,接下来,那便是燕国,齐国等整个大汉朝的一些封国相互之间的进出交易。
到时,若真有效果,他便去每个封国,跟那些封国的王,谈谈便可,他相信他的这些兄弟都会赞同他的做法,只要看到了赵国与梁国的发展甜头。
但这些都不是刘如意当前最为担忧的,他最为担忧的是,匈奴对大汉朝边塞封国的骚扰侵犯。
他可是清楚的记得,按照历史的进展,刘邦在这个时候早就驾崩了。而匈奴便在这个时候,就按捺不住了,一直不断的骚扰大汉朝的边塞封国。
就连南越国赵佗都开始,变得蠢蠢欲动,不想再臣服于大汉朝。
所以刘如意要提前做好准备,做好对付匈奴的准备。
他想的很明白,大汉朝之所以拿匈奴没有办法,便是因为匈奴的骑兵太过于强悍,在战场上几乎是所向披靡的存在。
匈奴本来就是部落民族,草原民族,牧马、牧羊,这是他们的强项,自然他们的马匹很是充足,有了充足的马匹,骑兵自然而然便会强悍起来。
而大汉朝,在马匹的培养上面就显得很是颓势,根本就没有充足精良的马匹。
故,现在当务之急,是大汉朝需要培育充足大量的马匹,有了马匹,往后训练起骑兵,便有了底子,骑兵起来了,便不再怕匈奴了。
刘如意于是毫不尤豫的将此事准备交于周昌:“对了,老师,弟子还有一事,需要你帮忙,这件事很重要。
“赵王不必客气,有何安排请说,臣遵照你的指令做便是。”周昌躬敬道。
刘如意见状也不客气:“老师,弟子想让你给马配种。”
周昌顿时脸色变得古怪:“如意,这给马儿配种的事,还是让那个蒋成去做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