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志明神秘一笑。
“怎么办?简单!都不得罪,得过且过,你看老哥哥我,一杯茶、一包烟、一张报纸混一天,工资和每个月那五块钱奖金,也少不了我的。”
卫建中明白了。
这就是后世常说的“躺平”。
薛志明的语气变得诚恳起来。
“小卫,我看你是个心眼好又老实的孩子。上午看你忙前忙后又是卡尺又是塞规的,何必呢,何苦呢?”
“没那个必要。尤其是一分厂,人家是质量标兵,基本免检的。他们的东西送来了,你大笔一挥签个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完事了,你好、我好、大家都好。”
他正说着。
质检科的门被“吱呀”一声推开了。
一分厂第六车间的副主任高健康带着两个工人,用小推车推着一车东西走了进来。
车上是一批刚刚拉完膛线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枪管,崭新锃亮。
高健康是个五十岁左右的汉子,身材高大皮肤黝黑,一双手上全是老茧。
他曾是部队里的神枪手,转业后就进了红星厂,跟枪械打了一辈子交道。
他拍了拍车上的枪管,嗓门洪亮充满了自信。
“老薛!瞧瞧咱这活儿!线拉得又亮又顺,尺寸保证一丝不差!”
薛志明立刻满脸堆笑地站起来。
“高主任来了!你们六车间的活儿我一百个放心!”
他说着就要去拿桌上的合格印章。
“等一下。”
卫建中站了起来拦住了他。
高健康脸上的笑容僵住了。
薛志明也愣了,他赶紧打圆场:“哎呀小卫,这是高主任,咱们厂第一神枪手,他亲自监工的能有问题吗?”
他一边说一边给卫建中使眼色,暗示他别多事。
可卫建中象是没看见一样。
他走到推车前拿起一根枪管坚持道:“按规矩还是要检查一下。”
高健康和薛志明的脸都有点挂不住了。
卫建中没理会他们的表情。
他先是用内径千分尺仔细测量了枪管的内壁直径。
数据完美,完全符合图纸要求。
接着他又拿起一支强光手电筒从枪管的一头窥视内壁。
膛线清淅可见像镜面一样光滑,没有任何明显的划痕或者锈蚀。
从任何标准流程来看这批枪管都属于优等品。
薛志明无奈地摊了摊手,意思是:你看我说了没问题吧。
卫建中却皱起了眉头。
工业大神的直觉让他感到这批枪管有问题。
如果是普通民品,放行了虽然违反规定,但也不会有太大问题。
可这是枪管!眼下南疆烽火正酣,这批枪管很可能要直接交到战士手里。
万一因为这一点遐疵导致射击偏差,后果不堪设想!
不行,哪怕得罪人,也要坚持原则!
他放下手电对薛志明说:“薛哥,我想用一下内窥镜。”
内窥镜是厂里为了检查一些特殊渠道内部情况,才从外面高价采购的设备,平时极少使用。
高健康终于不耐烦了。
“我说小卫同志,没这个必要吧?这玩意儿一根管子得看半天。我老高玩了十年枪,又造了二十年,凭我的经验,这批管子绝对没问题!”
“高主任还是看一下吧。小心无大错。”卫建中坚持。
气氛一下子僵住了。
薛志明只好无奈地去仓库把那台老式的光学内窥镜给搬了出来。
卫建中接过内窥镜开始缓慢而又仔细地检查每一根枪管的内壁。
镜头下的世界被放大了几十倍。
膛线象一条条蜿蜒的山脉在光滑的内壁上隆起。
高健康和几个工人就站在旁边抱着骼膊一脸不屑地看着他。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。
就在所有人都觉得他是在小题大做鸡蛋里挑骨头的时候。
卫建中的动作停住了。
他的目光锁定在了其中一根枪管的影象上。
这根枪管正是高健康刚才最得意认为加工得最好的一根。
“找到了。”卫建中轻声说。
他指着目镜让高健康过来看。
“高主任您看这里。”
在高倍放大下问题清淅地显现了出来。
有一段膛线的阳线边缘显得异常的圆滑,缺少了本该有的锋锐的棱角。
就象刀锋被人用砂纸轻轻磨过了一样。
这个遐疵非常微小,肉眼和手电根本无法发现。
“这……”高健康也愣住了。
“这可能是拉制膛线的刀具出现了极微小的崩口,或者是枪管的某一段在热处理时硬度不均匀造成的。”卫建中解释道。
“这种遐疵会导致弹头在枪管内旋转时受力不均。出膛的瞬间初速和旋转姿态都会出现不可预测的偏差。”
他抬起头看着高健康,语气平静但无比坚定。
“高主任,这批枪管不合格。按规定,要全部退回返工。”
“什么?!”
高健康瞬间就炸了毛,感觉自己几十年的专业和荣誉都受到了挑战。
“你跟我谈精度?我玩枪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!”
他指着那根枪管脖子上青筋都爆出来了,一张麻子脸涨得通红。
“这膛线比我脸都干净!你告诉我哪里有遐疵?你说影响精度你拿出数据来!尺寸是差了一微米还是差了两微米?你这纯粹是没事找事!”
旁边送货来的工人也纷纷帮腔:
“是啊高主任可是咱们厂第一枪,他说没问题肯定就没问题!”
“娃娃啊,你这也太较真了。这枪管装上枪肯定能打响吧?能打响就不算废品嘛!”
……
自己第一天上班,就要撕破脸?
看着堆积的枪管,卫建中想起了现在南部边疆的硝烟,浴火和鲜血。
不行。
看着群情激奋的工人和高健康,卫建中知道今天不来点硬的,怕是没法说服这帮家伙了。
他沉默了片刻,拿起那根有问题的枪管,看着高健康说:“高主任,您是神枪手,我相信您的手感和眼睛。我们不如做个测试。”
“要不,打个靶试试?”
高健康黑着脸,哼了一声:“打就打!”
红星承担军工生产任务,所以质检科楼里就有校枪用的台钳和简易室内靶场。
众人来到室内简易靶场。
这里以前是个旧仓库,墙上刷着半人高的绿漆。
尽头墙上立着几个木头标靶,两侧堆着防跳弹的沙包。
墙角放着固定枪械的台钳,旁边木质工具箱漆色斑驳。墙上红色标语有些褪色,上边写着“咱们多流汗,亲人少流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