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2章 来一块水果糖(1 / 1)

从聚贤楼出来,时间刚刚过了一点,魏秋生跟刘富贵寒喧了两句就分别了。

走在县城的主街上,魏秋生的心底别提多畅快了,就连十月的正午的阳光晒在身上都不及心中的火热。

他眯了眯眼,大步朝着南塘村而去。

其实要说跟刘富贵三七分成,看似是他吃了大亏,可这笔帐不是这样算的。

首先,让掉三成利,不仅仅是换来一张介绍信那么简单,而是一个很大的靠山,是一张护身符。

尤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召开的基础上,农村改革包产到户的内核理念还没能冲垮集体化的根基,供销社这个门脸还是好使的。

其次,他比任何人都清楚,这块牌子好使的时间,也就剩下最后两年。

两年后,改革开放的吹风吹透了大江南北,到时候等全国各地的市场逐渐成熟,慢慢的多渠道经营和合作商业性牢牢推动着供销社将权力下放,这不仅催生出了个体工商户的概念,也让自身的专权开始出现裂缝。

到那时,供销社自身都难保,他魏秋生早就单飞了。

心里盘算着,魏秋生的脚步却是不慢,不过半个时辰,就走到了村口的小路。

刚进村口,一阵“咚咚”的拨浪鼓声由远及近。

“卖糖喽!——卖火柴喽!——”

一个挑着货郎担子的汉子正扯着嗓子吆喝,担子一头挂着针头线脑、火柴肥皂,另一头是糖果饼干,引得几个流鼻涕的小娃跟在屁股后面,眼巴巴的望着。

魏秋生心中一动,快步走了上去。

他从兜里摸出两分钱,递了过去。

“来一块水果糖。”

挑货郎麻利地从糖罐里拿出一块,透明的糖纸里裹着橙黄色的糖块,在阳光下亮晶晶的。

魏秋生小心翼翼地把糖揣进兜里,一想到妹妹魏秋月吃到糖时那惊喜的小模样,嘴角就不自觉地翘了起来。

村口的大槐树下,几个婆婆婶婶正凑在一起纳鞋底、扯闲篇。

“哟,这不是魏家老二家的秋生吗?今儿个回来的挺早啊?”一个眼尖的婆子扬声问道,手里的针线活却没停。

“王婶,去县城办了点事。”魏秋生客气地应了一声。

“办啥事啊?瞧你这满面春风的,跟捡了元宝似的。”另一个胖点的婶子打趣道,“说,是不是在城里找着媳妇了?眼光可不能太高,差不多就行了。”

这话一出,引来一阵哄笑。

魏秋生也不恼,乐呵呵地回了一句:“李婶,您可真会说笑。媳妇哪有那么好找,是办正经活计,以后家里日子能好过些”

“哟,还办正经事?快说说,让婶子们也跟着你沾沾光。”

魏秋生故作神秘地摆摆手:“天机不可泄露,等我真办成了,忘不了请婶子们吃喜糖!”

几句玩笑话,逗得几个大婶笑得前仰后合,连手里的活计都慢了下来。

回到家,院门虚掩着。

他推门进去,一眼就看到院子中央的小板凳上,坐着一个瘦小的身影。

是妹妹魏秋月。

她正低着头,手里捏着针线,小心翼翼地缝补着一件满是补丁的旧衣裳,那是魏秋生换下来的。

听到推门声,魏秋月猛地抬起头,看到是哥哥,那双清澈的眼睛里立刻漾满了笑意,象两汪被阳光照亮的清泉。

“哥!你回来啦!”

她丢下手里的活计,迈着小短腿就跑了过来,一把抱住魏秋生的骼膊,仰着小脸,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崇拜。

“恩,回来了。”魏秋生笑着摸了摸她的头,小丫头的头发有些枯黄,但洗得很干净。

魏秋生像变戏法似的从兜里掏出那块水果糖,剥开糖纸,递到魏秋月嘴边。

“给,哥给你买的糖。”

魏秋月的眼睛瞬间亮得惊人,她小心翼翼地接过糖,却没有立刻塞进嘴里,只是伸出小舌头,轻轻舔了一下,脸上立刻露出无比满足的笑容。

“妈呢?”魏秋生问。

“妈在屋里呢,她说头有点晕,躺着歇会儿。”魏秋月小声说。

魏秋生心里一紧,快步走进屋里。

陈秀莲正躺在床上,听到动静,立马就坐了起来,脸上带着未消的忧色。

“秋生?你回来了?事儿办得咋样?”

“妈,我回来了。”魏秋生搬了个凳子坐在床边,看着母亲憔瘁的脸,放缓了声音,“您放心,事儿办妥了,以后咱们家的日子,就好过了。”

他把跟刘富贵合作的事,掐头去尾,捡能说的部分讲了一遍。

只说是搭上了一个供销社的关系,以后可以正大光明地帮供销社收购农副产品,再也不用去鬼市那种地方冒险了。

“帮供销社收东西?这是正经事?”陈秀莲将信将疑,但脸上的紧张明显松弛了不少。

只要不是干那些投机倒把的勾当,她这颗心就能放下一半。

“那当然是正经事!以后人家还会给咱开介绍信,这样就能证明我是供销社的采购员!到时候走到哪儿人家都得客客气气的!”

魏秋生半真半假地吹着牛,主要还是为了让母亲安心。

“真的?那……那可太好了!”陈秀莲激动得双手合十,嘴里不停念叨着,“老天爷保佑,祖宗保佑……我家儿有出息了!”

而在旁边的魏秋月听得一知半解,但她听懂了“日子好过了”这几个字,她凑过来,小声地问:“哥,那以后……我们能吃上肉吗?”

小丫头一句话,让屋里两人都沉默了。

陈秀莲眼圈一红,连忙别过头去,抬手抹了抹眼角。

魏秋生心里象是被针狠狠扎了一下,又酸又疼,随后他揉了揉妹妹的脑袋,郑重地点头。

“能!哥跟你保证,不但能吃上肉,还要吃肥的流油的红烧肉!哥以后还给你买新衣服,买红色的花头绳!”

“好耶!”魏秋月高兴得跳了起来。

看着妹妹天真的笑脸,魏秋生感觉自己浑身都充满了用不完的力气。

他站起身,在屋里踱了两步,脑子里的计划越来越清淅。

“妈,三天后是不是逢集?”

安仁县这边的农村,每半个月有一次大集,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会凑到镇上去,从活畜交易,日用百货,到手工艺品,农副产品应有尽有,最主要的是卖点自家的东西,再买点油盐酱醋回来。

“是啊,十五嘛,正好是赶集的日子,咋了?”陈秀莲面露疑惑。

“我准备到时去集上摆个摊子!”魏秋生一拍手,做出了决定。

“摆摊子?”陈秀莲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,“你不是说帮供销社办事吗?怎么又要去摆摊子?那不是……”

“妈,您听我说完。”魏秋生打断了她,“我这个摊子,不卖东西,是收东西!”

他从墙角找来一块破木板,又问妹妹要了根烧火棍剩下的木炭,在木板上歪歪扭扭地写下几个大字:

高价收购:鸡蛋、兔皮、药材、山货!

“我就把这牌子往集市上一立,乡亲们谁家有这些东西,又嫌跑去县里供销社麻烦的,不就直接卖给我了吗?我收上来,再统一送到县里去,这叫集成资源,省时省力!”

陈秀莲看着那块黑乎乎的木板,还是不放心。

“就这么……能行吗?在集市上立个牌子收东西,万一被那些管事的瞧见了,会不会当成投机倒把给你抓起来?”

“妈,所以我才说,得等那张介绍信下来。”魏秋生解释道,“有了供销社的介绍信,我这就是合理合法的采购行为!谁敢抓我?我不找他麻烦就不错了!”

话是这么说,但介绍信毕竟还没到手。

魏秋生看着母亲紧锁的眉头,心里也明白她的担忧,在这个年代,老百姓对穿制服的,有天然的畏惧。

突然,魏秋生好象想起什么,随即开口问道:

“对了,妈,我记得大舅好象在第八生产队当民兵队长吧?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