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,荀彧声音清朗,语气却十分凝重,赵将军肃清军纪,自是应当。然臣恐此等贪腐,并非孤例。”
“新朝初立,赏罚或有未周之处,已闻朝野间有怨望之声,长此以往,恐生祸患。”
【检测到朝堂出现对现行政策存在异议之声音】
【新任务发布:权术初探——笼络人心】
【任务描述:真正的造反家,不仅要能打,更要懂得合纵连横,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】
【请宿主在十日之内,成功笼络至少一位对朝廷抱有“不满”或“疑虑”态度的重要人物,使其对宿主的“友善度”或“支持度”提升至“认可”级别】
【任务奖励:洞察之眼(初级)x1,白银五百两】
【失败惩罚:随机扣除一项已获得技能或等值物品】
刘榭的嘴角,在冕旒的遮掩下,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。
笼络对朝廷不满的大臣?
这造反系统,还真是步步紧扣,生怕皇帝当得太安稳了。
前脚让他结交壮士,后脚就让他去笼络怨望之臣。
下一步是不是该让他去策反地方刺史了?
荀彧那句“怨望郁结,恐非国家之福”话音刚落,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一种微妙的寂静。
然而,没等刘榭开口,几个代表着新生代或不同立场的声音便响了起来。
首先出列的是虎贲中郎将许褚。
这位壮硕如故的猛将,声若洪钟:“荀相此言差矣!”
他朝着御座一抱拳,“陛下自官渡举义,十五载征战,终致海内一统,此乃天命所归,万民拥戴!些许宵小怨望,何足挂齿?”
他哼了一声,蒲扇般的大手一挥,“至于朝堂外的闲言碎语,多半是那些前朝遗毒或不得志之徒的酸腐之论,理会他们作甚?陛下,末将愿率虎贲郎巡视洛阳,但有妄议朝政者,杀了算数!”
许褚这番简单直接、充满武人风格的言论,让一些文官暗自摇头。
端坐龙椅的刘榭面上不动声色,心中却想道:仲康还是这般耿直可爱。
荀彧尚未回应,一个略显青涩却异常坚定的声音添加战团:“末、末将以为,刘、刘大夫所言极是!”
众人看去,竟是新任的羽林中郎将邓艾。
他因在平吴之战中表现出色,献奇策破敌,被皇帝破格提拔。
此刻他面容尚带稚气,说话因激动而口吃更加严重了:“陛、陛下之智,深、深如渊海!昔、昔日官渡之时,谁、谁能料陛下能成今日伟业?”
“陛下…既、既行新政,必、必是深思熟虑,为、为万世开太平!吾等…只、只需尽力执行,扫、扫清障碍即可!”
“若、若因些许风声便畏首畏尾,岂、岂不姑负陛下信任?”
邓艾这番话,充满了年轻人对偶象近乎盲目的崇拜与信任,让荀彧一时语塞。
就在邓艾那番带着口吃却充满激情的发言之后,又一个年轻的声音从文官队列的后排响起,带着几分陇西口音,语气急切而真诚:
“陛下!微臣以为,许、邓两位大人所言,字字珠玑!”
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一位身着青色郎官服、面容俊朗、眼神明亮的年轻官员出列,正是尚书台新晋郎官姜维。
他来自天水,并非中原士族,更非曹孙旧部,是皇帝在平定西凉马超后亲自发掘的人才。
姜维先是对荀彧方向躬敬行礼:“荀公深谋远虑,维不敢妄议。”
随即转向御座,声音提高了些许,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热忱:“然,维出身边陲,深知旧时豪强割据、律法不行之弊!”
“自陛下重整河山,推行王化,凉州之地,百姓方知有朝廷法度,生活方得安宁!此乃陛下天恩!”
他越说越激动:“今日朝堂所论‘怨望’,维窃以为,恰如人体之疥癣小疾!
“陛下圣心独运,新政如良药,或有些许苦涩,然实为祛除沉疴所必需!岂能因疥癣之痒,便弃良药不用?”
许褚听得连连点头,觉得这小伙子说话虽然文绉绉,但道理跟自己是相通的,看姜维顿时顺眼了不少。
连荀彧都忍不住多看了姜维一眼,对这个年轻郎官的见识和锐气感到些许惊讶。
邓艾更是如同找到了知己,激动地看向姜维,若非在朝堂之上,恐怕要上前把臂言欢。
荀彧看着这几个年龄、风格各异,却同样态度鲜明的反对者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。
他轻叹一声,说道:“老夫非是阻挠新政,更非质疑陛下。然,治大国如烹小鲜。即便初衷为善,亦需考虑施行之度与民承受之力。”
他的目光再次恳切地投向御座:“陛下,臣……”
“众卿之意,朕已明了。”
“荀爱卿所言,老成谋国。”
刘榭平静的声音从冕旒后传来。
众臣立刻肃静。荀彧面色稍霁。
“许褚之忠勇,邓艾、姜维之赤诚,朕亦看在眼中,记在心里。”
“说到底,你们所虑不同,所言各异,但归根结底,和朕一样,不都是为了这大汉江山,为了天下黎民么?”
刘榭微微向前倾身,冕旒的玉珠轻轻晃动,嘴角勾起了一抹弧度。
“所以啊,依朕看,今日在这太极殿前殿,站着的……”
他故意拖长了语调。
“都是忠臣,没有奸臣。”
许褚、邓艾、姜维等拥护派顿时挺直了腰杆,脸上露出与有荣焉的表情。
荀彧也是微微一怔,随即深深低下头。
“此事,朕自有考量。”刘榭做出了决断。
“吏治清查,依赵云所奏,从严从速办理,以正视听。
至于舆情民瘼……”他目光落在荀彧身上,又看向站在一旁的贾诩,顿了顿,说道,“由贾诩领靖安司事总揽监察之责,凡有真知卓见或重大隐情,可直奏于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