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09章 可控核聚变!(1 / 1)

看着院领导那副被吓到失魂的模样,顾逸才不紧不慢地,抛出了那个真正的炸弹。

“领导,我想在咱们研究院,立项‘大型可控核聚变商业反应堆’项目。”

院领导的瞳孔,瞬间缩成了一个危险的针尖。

他足足沉默了半分钟,才从那串天文数字和那个更加惊世骇俗的项目名称中,艰难地找回自己的神智。

他脸上的震惊褪去,取而代之的,是山一般的凝重与忧虑。

“小顾,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?”

他的声音嘶哑,带着一丝疲惫。

“可控核聚变,那是龙核集团的自留地,是国家投入了无数资源,几代人、上万名专家奋斗了几十年的领域!”

“我们龙箭甲研究院是什么?是搞材料,搞电磁,搞杀人武器的!”

“我们一头扎进去,名不正言不顺,技术上更是空中楼阁!”

“我不是不信你,小顾。”

院领导的语气软了下来,充满了无奈,

“我是怕我们这个小庙,拖了你这尊真佛的后腿,更怕你一头撞在南墙上,把大好的前途给毁了啊!”

顾逸却笑了,笑得无比自信。

“领导,您多虑了。”

“可控核聚变的理论早已成熟,工程实现的路径在理论上也完全清晰。”

“全世界搞了几十年,之所以没搞出来,无非是卡在两个核心难点上。”

他的眼神锐利得像一柄出鞘的利剑。

“第一,能承受上亿度高温等离子体灼烧的反应堆内壁材料。”

“第二,能产生束缚等离子体的超强磁场的新型超导材料。”

顾逸的声音斩钉截铁,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。

“而这两个方向,都属于材料学范畴。”

“恰好,我最近在相关领域,有了一点微不足道的灵感。”

“技术,永远是这个项目里最不成问题的一环。”

“我现在唯一担心的,是其他问题。”

听到这话,院领导悬着的心非但没有放下,反而提得更高了。

技术他都说不是问题,那剩下的问题,得是多大的问题?

“钱?”他试探着问。

顾逸点了点头。

院领导长长地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整个人像是泄了气的皮球,瘫回了椅子里,甚至还有心情自嘲地笑了起来。

“我的妈呀,我还以为是什么天塌下来的事。”

“搞了半天,你小子是拐弯抹角地来找我哭穷的!”

他像是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,猛地一拍大腿!

“托你那几个项目的福,咱们院现在账上是有点家底,但还没阔到可以随便烧几百亿的地步!”

“不过!”

他话锋一转,眼神中透出一种赌徒般的疯狂与决绝,

“钱的事,你不用管!”

“我先从院里的账上,给你挤出五个亿的启动资金!”

“后续的,我这张老脸豁出去了,亲自去上面,去兄弟单位,给你化缘!”

“技术上,你要什么人,我给你调!要什么设备,我给你买!”

“小顾,我只问你一句,你有多大把握?”

顾逸的眼睛亮得惊人。

他知道,这位老领导赌上的是自己的政治前途和整个研究院的未来。

他伸出了一根手指。

“一年之内,我要让第一缕‘人造太阳’的光,在龙箭甲研究院里亮起。”

两人相视一笑。

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宏伟计划,就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,正式启航。

项目敲定,办公室里那股子一拍即合的火热劲儿,却在悄然冷却。

院领导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。

他看着顾逸,那张年轻到过分的脸上,是与年龄完全不符的自信。

一种长辈看待晚辈时特有的,沉甸甸的忧虑浮上心头。

终究是有些不踏实。

“小顾啊。”

院领导的声音沉了下去,每一个字都透着郑重。

“这个项目,风险太大。”

“我把丑话说在前面,你只管放手去做,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。”

他停顿了一下,视线锁定着顾逸的眼睛,一字一句,如同承诺。

“万一,我是说万一,项目卡住了,或者遇到了你解决不了的难题,必须第一时间告诉我。”

“我会亲自出面,担下所有责任,把项目叫停。”

“你的履历,不能留下任何污点。”

这番话,已经超越了上下级的界限,是一位长者发自肺腑的庇护。

顾逸心中微动。

他能感受到这位领导话语里的真诚与担当。

顾逸咧开嘴,露出一口标志性的白牙,笑容干净而又锐利。

“领导,您就擎好吧。”

“我有把握。”

三月十一日。

龙箭甲研究院内部,一个代号为“大型能量供给站”的绝密项目,正式启动。

顾逸的生活,自此变得规律如钟表。

每天上午,他雷打不动地出现在研究院的特种训练场。

训练强度,是按照精锐特种兵标准的双倍来执行。

自从身体被超级士兵血清改造,成为超级基因战士后。

这种极限的体能消耗,反而能让他的大脑进入一种超频状态,技术解析的速度远超常人。

下午,他则会准时出现在项目的专属实验室。

“冯云凯。”

顾逸的声音在安静的实验室里响起,没有一丝波澜。

副组长冯云凯立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,几乎是小跑着过来。

“老大,有何指示?”

“五号试样石墨烯超导体,安排人手,掺入trvc进行反应。”

“反应后,立刻测试材料的抗挤压性能和超导性能。”

“所有ftir图像的特征峰数据,汇总后给我。”

指令清晰,简洁,不带任何多余的废话。

他负责制定整个研发的路线图,并亲自操刀,构建最核心的计算材料学数学建模。

冯云凯、吴浩青这些组员,则像最精密的零件,负责将他的理论与方向,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去验证、去实现。

科研的日子,时间失去了意义。

它在仪器的蜂鸣声与键盘的敲击声中,无声无息地流逝。

因为雷打不动的训练计划,顾逸倒是没有成为传统意义上的科研狂人。

但他手下的冯云凯和吴浩青,却是两个不折不扣的研发疯子。

这两个人几乎是把床搬进了实验室,蓬头垢面,双眼通红,精神却亢奋得吓人。

在他们的带动下,整个项目组的新人也都跟打了鸡血一样,一头扎进了无尽的数据与实验之中。

五月二十二日。

项目组里,除了每天还能抽空刮胡子的顾逸,其余人等,清一色都蓄起了长短不一的胡茬。

那模样,更像是一群用生命在搞行为艺术的疯子。

经过两个多月的疯狂实验和数据比对,项目组终于将最终方向,锁定在了石墨烯超导体上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