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95章 撤离百姓的办法(1 / 1)

由于时间紧张,林晏生产了5队德军工兵,和兵营里的那群系统工兵在常州城墙和外围阵线建造防御工事。

常州外围,江阴与无锡方向各部署5个团,沿交通要道分层设防。

各团以连为单位分散进驻沿线村落,担负阻击鬼子追击,掩护友军后撤的任务。

一旦鬼子主力压境,这些部队将全力迟滞敌军推进,为退入常州城内的溃散部队争取重整时间。

返回38师指挥部后,林晏着手进行部队扩编。

之前积攒了大量的资源,此时正好用来扩充队伍。

他一口气生产了108个国防军掷弹步兵班,48个g42班组,30门75毫米步兵炮,30辆251d半履带装甲车,24个81毫米迫击炮小队,1500把g43半自动步枪。

这些新编单位集成为721掷弹兵团,与名义上隶属18军的716掷弹兵团共同组成74掷弹步兵旅。

之后又按照相同的配置,再次生产了一个掷弹兵团,番号为722,同样并入74掷弹兵旅。

又生产了45门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,将38师的40毫米高射炮凑齐了100门,生产了50个征召兵班用来打杂。。

剩下的资源点数,林晏准备等撤到金陵城内后再根据情况使用,到时候再让鬼子见识下苏德的火箭弹和重炮。

太湖北岸的鬼子就有十万,南岸的鬼子也有十万,加起来二十万的兵力,常州是无论如何都守不住的。

而且万一鬼子切断常州和金陵的路线,他就成孤军了。

不过,只要能够尽力的拖住鬼子,让金陵的市民能够多一些时间撤离就行。

第二天,湖州沦陷,驻守湖州的17师官兵从湖州撤往广德。

鬼子拿下湖州后,几乎没做停留,立刻朝常州南侧进军,正好撞上正赶往湖州增援的夏国部队。

双方在公路上激战数小时。

夏国援军本就疲于奔命,从锡澄线一路赶来已是人困马乏,加之野外作战本就不如鬼子,几轮交锋后伤亡惨重。

一部溃退湖州方向,另一部向皖省转移。

消息传至金陵,高层震动。

光头急电各部死守阵地,严禁擅自后撤。

林晏接到战报,立刻赶到军部。他和彭善对着地图和电报,都觉得一阵头疼。

“这下麻烦了,”林晏指着常州南侧,“鬼子要是不分兵,咱们南边得面对将近十万的鬼子主力。”

彭善强压焦虑,手指点向广德:“林兄先别急,南边的鬼子不可能全力扑向我们。他们得先拿下广德,稳住侧翼,还可能分兵牵制宣城,这样算下来……”

“所以33师和39师只需应对五万左右的敌人就行。”林晏接话。

彭善脸色也有些难看。

33师、39师合计不足两万人,要挡五万鬼子。

林晏的38师仅一万馀人,却要扛住东线五万敌军,真把85军当一个集团军用了?

“林兄,你先回师部安排布防,我即刻去找罗司令商议对策。”彭善拍了拍林晏肩膀,匆匆离去。

今天白天的时候,太湖北岸的鬼子猛攻锡澄线。

然而江阴要塞配备数门火炮,其中还有德制88毫米炮及各种永备工事,加之驻防的18军第11师、中央军87师与其他地方军协同抵抗,鬼子进展艰难。

罗英分析,只要太湖南岸鬼子不迂回包抄,锡澄线至少可坚守两周。

但是他也没想到鬼子的进军速度竟如此迅猛,夏国守军溃败的速度更是远超预期。

此时陈司令已提前移驻江城,正指挥各部在皖省至湖北一线布防。

罗英致电请求增援,却被陈司令当场回绝。

“现在不管派哪支部队去支持,都来不及了,只会让他们白白送死。”陈司令语气沉重,略作停顿后指示道:

“锡澄线尽量坚守,能守多久是多久。一旦常州接敌,锡澄线守军可视情况撤往常州,由85军在常州收拢溃兵,就地固守。”

“若实在守不住,留一部断后,主力向金陵转移。”

陈司令也并无良策。

鬼子进军太快,即便此刻从皖省调兵,等部队赶到金陵,再驰援常州,早已人困马乏,难以形成有效战力。

加之金陵本就不计划死守,此时增援,不过是徒耗兵力。

彭善急匆匆赶回军部,将消息告诉了林晏。

林晏思来想去,最后将71旅调往常州南侧,协助33师和39师防守南侧敌人。

71旅的两个主力团就不说了,都是老兵,就连那个补充兵团也参加了多次战斗,里面掺杂着一半的系统兵,战斗力也并不比寻常中央军弱。

配合上33师和39师,应该勉强也能挡住五万鬼子,毕竟鬼子侧翼的广德没有打下来,绝不可能全兵出击。

应该还是寻常战术,先炮击,后派数个步兵联队轮番强攻。

眼下最要紧的,还是得赶紧把金陵附近的老百姓疏散出去。

“军座,金陵那边的百姓撤得怎么样了?”想到这里,他给军部打了个电话。

“我帮你问问。”

没过多久,彭善回了电话:“刚帮你打听了一下,有钱的差不多都走光了。”

“但船票太贵,不少老百姓正往南边皖省那边撤。城里估摸着还剩一大半人,大概四五十万。”

“金陵政府没组织疏散吗?”林晏皱着眉头。

“金陵市政?那帮当官的早溜了,”彭善笑了一声,“这会儿怕是都在武汉搂着……”

话到一半,他象是突然意识到什么,刹住了话头,语气有些不自然地转开:“咳,你来军部一趟吧,当面说。”

师部和军部离得不远。

虽然已是深夜,城里却并不平静。

不少民宅还亮着灯,隐约能听见收拾行李,低声说话的声音,市民们正匆忙打点家当,准备逃难。

整座城市笼罩在一片不安的嘈杂中。

林晏快步走进军部办公室,彭善正等着他。

“来,先喝口茶,坐下说。”彭善示意林晏坐下聊。

“林兄,转移百姓不是小事啊,”彭善给他仔细分析,“你想,几十万人,你叫他们往哪儿去?怎么走?”

“但若是百姓不撤离,等我们在金陵和鬼子打起来,炮火不长眼,伤亡只会更惨重。”

林晏说道:“军座,您也清楚嘉兴和苏州沦陷后鬼子干了什么。金陵一旦失守,这些百姓怎么办?”

彭善眉头紧锁,沉默片刻才开口:

“鬼子推进太快,靠百姓自己走是来不及了。真要撤,就得派部队护送,集中往南边的当涂县去,从那儿过桥到和县。”

“但这一路几十公里,粮食怎么解决?老少妇孺走不快,万一途中遭遇鬼子,队伍一乱,根本没法掩护。到时候百姓和士兵一起遭殃,这责任谁来担?”

“而且……眼看就入冬了。”彭善没再说下去,话里的担忧却明明白白。

林晏心里其实已经有了转移百姓的法子。

金陵城紧靠长江,要想渡江,就得有足够的船。

他完全可以通过系统建造美国船坞,直接在江面上生产登陆舰,把百姓一批批送过江去。

【郡级坦克登陆舰(lst)】:美军在二战期间为两栖作战建造的两栖登陆内核单位,舰体长109米,宽16米,吃水4米。其坦克舱可装载17辆中型坦克或相应车辆,冲啊,拿下诺曼底!(2600)

计算按照一平米站一个人算,一个登陆舰都能携带一千多个人,到时候能运多少算多少。

但这一切有个前提,长江对岸的江浦县城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,绝不能丢。

历史上,驻守江浦的国军一遭遇鬼子突袭,几乎没怎么抵抗就溃散了,轻易把这座关键县城让给了鬼子。

加之唐大聪明把小船都给沉了,才让金陵城里的军民彻底陷入绝境。

“军座,你看这儿,”林晏将桌子收拾了一下,展开地图,指向江浦位置,“这里是江浦,这个县城至关重要。”

“一旦被鬼子拿下,咱们退路就断了。必须把它攥在手里,到时候百姓和部队才能从渡口安全过江。”

彭善点头,但又追问:“要是鬼子派军舰封锁江面怎么办?”

林晏一笑,语气笃定:“军座放心,我38师藏着几门大杀器,鬼子顶多来几艘小艇,够他们喝一壶的。”

他说的正是那些苏系,德系的巨炮和火箭弹。

驱逐舰?

152、155甚至203毫米的重炮轰炸,加之火箭弹复盖,让小鬼子感受一下列强的洗甲板服务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