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4章 改进犁耙又有何用?(1 / 1)

“此事关乎全城存亡,亦关乎我等各家未来,耽义不容辞!我这便去连络各家主,陈明利害,筹集钱粮物资,即刻张榜公布,组织百姓参与城防工事!”

申耽对着诸葛乔郑重一揖,转身便匆匆离去。

“希望一切都能顺利吧……”

望着申耽离去的背影,诸葛乔长长舒了一口气。

只有将这些本地豪强的力量真正动员起来,西城的防御才能从单纯的军事壁垒,演变为一座军民一体、众志成城的血肉长城。

在关平的陪同下,诸葛乔走在街道上。

寒风卷起尘土,掠过忙碌的将士。

他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的披风,抬头间,已来到了专司军械制造的工坊区。

踏入其中,便见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。

李二等一众匠人正挥汗如雨,有的在精心打磨巨石炮的巨型构件,有的在赶制弓弩,更多的则在埋头制作箭矢。

叮叮当当的敲击声、锯木声不绝于耳,所有人都铆足了劲,为守城战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“诸葛主簿,您怎么来了?”

李二眼尖,见到诸葛乔进来,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上前来。

“李兵曹,辛苦了。”诸葛乔颔首致意,关切地问道,“各类守城器械准备得如何了?”

李二立刻禀报:“弓弩、羽箭等正在加紧赶制,城中储备尚算充足,支撑月馀应当无虞。只是……”

他话锋一转,面露难色,“只是这巨石炮,工程实在浩大,结构复杂,调试费时。如今紧赶慢赶,也只完成了数十座。若要大规模制造,应对曹军持续攻城,怕是……怕是来不及了。”

“哦?难点在何处?”诸葛乔追问。

“难点在于测试其所能承载的最佳配重,以及调整抛射的精准度,这些都需要反复试验,耗时良久。”李二解释道。

诸葛乔闻言,理解地点了点头。

能在短短数日内造出数十座具备实战威力的巨石炮,李二和这些工匠们已经堪称神速了。

但仅凭这些,对于数万曹军的猛攻而言,威慑力仍显不足。

他沉吟片刻,提出一个新的思路。

“李兵曹,若我们退而求其次,不追求巨石炮那般巨大的破坏力和超远射程,只要求能将普通石块抛射出两三百步,大致方向准确,足以攻击和扰乱城下敌军即可。并且,通过缩小配重等方式,能否极大加快制造速度?”

李二微微一怔,眼中光芒闪过。

“主簿的意思是……将巨石炮的配重原理,与以往的人力投石车相结合,造一种简化版的、只需少量人力便能操作的抛石机?”

“正是此意!”诸葛乔肯定道,“守城之时,无需摧毁城墙,只需有效杀伤、阻滞敌军。即便是一块普通的石头,从高处借助势能落下,其冲击力也足以砸伤砸死敌军,破坏其攻城阵型。

而且,若操作简化,或许连妇孺经过训练也能参与操作。”

李二越听眼睛越亮,猛地一拍大腿。

“妙啊!如此一来,制造工序将大大简化,速度何止提升十倍百倍!材料也更易获取!

主簿放心,我这就重新设计图纸,调整工序,定然在曹军到来前,赶制出足够的简易抛石机!”

见李二领会了意图并充满干劲,诸葛乔心中稍安,勉励几句后,便与关平离开了工坊。

再次回到街上时,只见各类告示已贴满大街小巷。

有关羽署名,阐明危局、稳定民心的;有府衙颁布戒严令,实行军事管制的。

更多的,则是申耽命人发布的各类募工招工告示,内容与诸葛乔之前设想的一般无二。

紧接着,他便看到将士们将一条条流浪狗栓在城角的大树下,并派人看守,不让人误入。

“这要是训练有素的警犬就好了,说不定曹军来了可以放狗!”

诸葛乔笑着说道。

“警犬为何物?”

一旁关平微微一愣,不解的问道。

“就是……会打战的犬。”

“哦……从未闻之。”

“等结束战事后,我训练给你看。”

诸葛乔拍了拍关平的肩膀,笑着说道。

一切皆在紧锣密鼓的部署着,城中安睡的百姓们却丝毫没有惊慌。

东方既白,城中升起袅袅炊烟。

看到告示的百姓开始排起了长队,丁壮皆积极应招协助城防。

然而,当诸葛乔目光扫过那些招工点时,却发现情形有些不对。

除了申耽亲自坐镇的一个点前排起了长队,其他几个标明由各家士族负责的招工点,竟是门可罗雀,负责登记的也只有寥寥数人,显得无精打采。

诸葛乔眉头微蹙,走向申耽所在之处。

只见申耽面容憔瘁,眼中布满血丝,正强打精神登记着应募者的信息,他身边帮忙的,也仅有申家大房的几个子侄,并未见到其他豪绅士族的身影。

“申太守,这是为何?”

诸葛乔上前,指着其他冷清的招工点,疑惑地问道。这与他预想中众豪绅慷慨解囊、共度时艰的场景相去甚远。

申耽见到诸葛乔,脸上露出羞愧与无奈之色,长叹一声,放下笔,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。

“唉……是耽办事不利,未能说服众人啊。”

他压低声音,苦涩地道:“众人皆知王上仁厚,即便他们此刻不出钱出力,将来城守住了,王上大抵也不会因此事严惩。

他们盘算着守城耗费巨大,且无利可图,都在观望……甚至……甚至我申家内部,愿全力支持者,也寥寥无几。”

他言下之意,那些人都抱着侥幸心理,指望关羽、刘封和官兵们去拼命,自己坐享其成。

诸葛乔闻言,缓缓点头,并未动怒,反而更加冷静。

他深知这些士族豪强的秉性,待价而沽,利益至上。

空谈大义往往无用,必须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,或者……无法拒绝的筹码。

“这可如何是好啊!”

申耽焦虑得几乎要哭出来,他本以为城破家亡的道理显而易见,却低估了这些人的短视和侥幸。

诸葛乔沉思片刻,脑中灵光一闪,忽然问道。

“申太守,若是有一物,可以显著增加耕种的深度,并且能极大减少耕种所需的人手,不知各家是否会对此感兴趣?”

“你是说……你要改进犁具?”

申耽一听便明白了,以诸葛乔能造巨石炮、创暖身汤的本事,改进犁具似乎也不足为奇。

可改进犁耙又有何用?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